18年学员h胡宸峰
胡宸峰:开门见山。公考笔试决定你面试起点的高低,笔试高了在面试中会占很大的便宜,虽不排除遇到面试大神翻盘但是首先那只是少数,其次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让自己的面试成绩提高。在笔试高的基础上面试不需要有大神的水平,只要不差太多位置基本也就稳了
那笔试我们该怎么学呢?我想说,方法是基础练习是主体总结是关键!另外自己想学想进去的心是源动力!!(这个很关键)~(只是我自己的小经验)万丈高楼从地起,想要笔试考的好基础是重中之重,每一个高分大神必定有一套自己的做题方法。笔试学习的前期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是至关重要的。这个在雷达就能很好的学习老师的方法,但是切记一定要总结出合适自己的方法,毕竟老师给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。中期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,大量的练习加总结。练习一定要伴有总结,不然再多的练习也只是浪费时间了。有些人总结都喜欢总结自己做错的题,这个无可厚非,但是我在这里想说遇到有意思的题也千万不要放弃总结~练习无非是往年的真题这个不必多说。那总结呢?我在总结阶段会总结这些,一就是错题,错题无非是真不会的和粗心大意做错的(不要忽略因粗心而错的题,这往往很关键,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细心做题的习惯~)二就是我所说的有意思的题,也就是虽然做对了但是用掉很多时间思考的题。对于本来就不会的题那很简单啦,请教别人找方法,或者跟他硬磕!我的意思是先自己做啦,当你苦思很久才想出来那道题的时候那成就感~啧啧~~当然啦,实在不会的就去请教别人吧,那不丢人。对于那类有意思的题呢,虽然不会太多,但提分就靠他们啦~了解公考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,时间短题多是公考一大特点,而真正的考试中我们不可能去浪费五分钟去做一道题,这样即使做对了那也是得不偿失。对于这样的题在总结时我会先整理自己的思路,再回想一下自己做他的时候是按怎样的顺序来的,是怎样找到的正确方法,然后加深印象,以后做这种题直接方法套上,可以节省很多时间(这种题多出现在数量关系中)。
然后,一套题千万不要只做一遍,有些人一套题只做一遍,然后重点做那些错题。我不太同意这种做法,一道错题你看了,总结了当时方法肯定会了(只要脑袋不要太差~。~),但是把他们放到茫茫题海里面呢?你还会注意嘛?粗心大意的地方还会粗心错过,不会的题那我不敢那么肯定的说,但是肯定不会只总结一遍在再做题的时候就都会了(ps:表示每次做错的的总能一错再错,错上加错)。所以说总结是个力气活。一套题做完并总结完该总结的题后,再做第二遍!在众多的题中如果你还能准确快速的做对那些题,那么恭喜你初步成功了,可以继续下一套题了~如果还是错,那么先不要着急做下一套题,总结一遍,然后再来一遍~当然,总结的时候不要忘记准备一个笔记本,把那些题和解题方法记录下来,并且标记,错一遍的就不用标记啦,本来就都是错题,两遍的标个三角,三遍的画个圈圈,四遍的...买块豆腐去撞!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,做个标记。还有就是关键的公式,这里主要指数学公式!(尼玛辣么多公式很难记的~~~)平时在练习之余自己看看。这样经过大量的练习总结后你会发现唉我去,水平不知不觉就提高了~到了后期你的笔记本就显得尤为重要!这时经过大量的练习一般的题也就都差不多了,主要就是做笔记本里的错题!把错题题目抄一遍给自己出套试卷,然后做吧~不会的,还错的,或者是用时多的(超过两分钟)看看自己以前标注的方法~再来一遍!最后有一个好的心态尤为重要~最好在学习的时候找个小伙伴一起抱团取暖~相互促进增加动力!考试时不要紧张之类的话就不在多说了~我建议,考试前几天该吃吃,该睡睡,让自己放松下来,都做了这么多努力了,再考不了高分那都是天理不容啊!所以没什么可紧张的!
关于申论,也没啥说的,就是抄什么怎么抄的问题~带着问题读材料,四要素找全然后就是问什么答什么了。最后的大作文,就是两类,证论文和策论文(乡镇的摸不着头脑不提也罢)。每段开头与开头最好用排比,可以借鉴材料里精彩的句子和高大上的词语(何为高大上,就是不常见和你看不懂的词啦,对,是他是他就是他!)段落中间随便写啦,我表示那就是凑字的,阅卷的一般看不到那里(这里只针对我这样的作文困难户,能写好当然要写好啦~)。段落结尾当然也要好点啦。阅卷老师一般也就看第一段,最后一段还有就是每段的开头和结尾的那句话,毕竟时间辣么少,试卷辣么多!最后就是字的问题啦,不要求多好看(毕竟有的人的字天生就辣么难看比如说我。。。),但是一定要认真!不求能跟书法家媲美,但要让人家看清楚能认识吧?(这点写字好的很占便宜啦)好了毕竟申论不怎么强,能分享给大家的就这么多啦~不要嫌弃~希望能帮到大家!祝各位顺利上岸!